1.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被史学界认为是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 )
A.“天朝上国”的意识 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C.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解析:选D 由材料“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对近代外交观念的无知,故选D项。
2.1853年,法国驻中国领事敏体尼写道:“(南京)英美商人都在叫苦,几星期来,他们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就是鸦片烟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这是因为,当时( )
A.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开展
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解析:选D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在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与题干中的“棉布一匹也销不出去”“鸦片烟也无法销售”等现象有因果关系,故选D项。
3.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美国在军事上没有过多行动,在谈判涉及的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为取得清政府好感以便发展美国在华的商业贸易利益,其态度又与其他列强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美国( )
A.国力强大不屑于炫耀武力
B.与英国侵华存在本质差别
C.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
D.因内战正酣无力派兵远征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对华关系相对友好,一方面又对落后的清政府施压和实行经济侵略,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力相对不强,奉行孤立主义政策,只能谋求和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对华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故选C项。
4.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解析:选A 在《南京条约》中,英国取得了“协定关税”的权力,故A项正确。
5.下表是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数据变化(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 )
主要出口物
|
1871~1873年
|
1891~189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