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7年,清政府决定将“龙兴之地”东三省对各国开放以“平均各国之势力”。结合下表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
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建立商埠
年代
|
奉天
|
吉林
|
黑龙江
|
1907年
|
大东沟、辽阳、
安东、凤凰城
|
长春、吉林
|
齐齐哈尔、瑷珲、
满洲里
|
1908年
|
奉天、葫芦岛
|
绥芬河
|
—
|
1909年
|
—
|
百草沟、龙井村、
三姓、头道沟
|
—
|
1910年
|
—
|
珲春、宁古塔
|
海拉尔
|
A.维护人民利益 B.遏制日俄扩张
C.主动对外开放 D.发展东北经济
解析:选B 依据所学知识,1900年,俄国独霸满洲破坏了“门户开放”政策,1904年,出于本国的利益和英美的怂恿,日本发动对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企图独霸满洲,对东三省主权的完整构成了极大的危害。1907年,清政府在东三省实施“新政”,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遏制日俄的扩张,故选B项。
2.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予国民财产占有和人身安全的自由权利,解除之前强加民族工业的各种限制;设立实业部,并通电各省都督设立实业公司,规定“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各地应“切实经营”。这些举措( )
A.改善了近代经济的发展环境
B.促进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C.奠定了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
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解析:选A 题干主要叙述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实业”发展,这就为近代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选A项。
3.1896年初,清廷批准了各省设立商务局的建议。之后,又准许民间招商集股开矿、开放内河航运等,并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这说明当时( )
A.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C.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解析:选C 甲午战败后,为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业发展,这说明清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故选C项。
4.下图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