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
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2.(2019·德州二模)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经济( )
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
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
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3.(2019·南通三模)据史料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据此材料可知( )
A.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
C.新兴行业中滋生出新的生产关系
D.纸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4.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 )
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
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
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
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
5.(2019·泰安二模)五四运动之前,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进行观察,极少表态。五四运动之后,他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这表明孙中山( )
A.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想想
B.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C.深刻反省辛亥革命的不足
D.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
6.1921年5月4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引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由此可见,胡适( )
A.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
B.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