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潍坊二模)有英国学者认为,近代欧洲矿业和金属的各项技术发展,得益于科学者无几,但很有助于科学。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 )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B.技术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远航顺应了追求利益的共识
D.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
解析:选D。题干材料“但是开辟全世界的历次重要远洋航行,情形就不然了,这些是为了光荣和利益服务而有意识地最初应用天文和地理科学而获得的成果”,表明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欧洲科学发展助力远洋航行成功,故选D项;材料中的学者意在说明欧洲科学发展与远洋航行的关系,而非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其也并非意在说明远洋航行的目的,排除A、B、C三项。
2.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 )
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
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 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
解析:选C。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表明达·迦马航行到印度是希望开拓新的商品市场,目的是追求丰厚的商业利润,故选C项;“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客观效果,不是主观动机,排除A项;达·伽马到达印度,占领印度市场,最终目的还是商业利润,排除B项;殖民的目的不是控制当地的政治,排除D项。
3.下图是“明清高产作物分布图”。由此可以推断( )
A.工业革命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
C.海上丝绸之路以物种交流为主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联系
解析:选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联系,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故选D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海上丝绸之路物种交流与其他交流的比较,排除C项。
4.(2019·郑州二模)从17 世纪 90 年代起,英国政府采取措施严格阻止印度印花布的输入,从而保护本国的纺织业。同时不断提高关税水平,打击潜在竞争对手法国。这( )
A.反映了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压迫
B.客观上有利于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表明英国棉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