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表著名的“五一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方针( )
A.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
B.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
D.赋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该方针提出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后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最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方针,这表明该方针明确了建立新中国的基本路径,故选A项;1945年,中共首次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B项;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排除C项;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赋予政协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排除D项。
2.(2019·济宁三模)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变化。
时间
|
结构
|
1954年
|
序言
|
总纲
|
国家机构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国旗、国徽、首都
|
1982年
|
序言
|
总纲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国家机构
|
国旗、国徽、
国旗、首都
|
这一变化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社会主义法制完善
解析: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变化”体现了法制的演变过程,其变化表明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故选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A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是1954年宪法的规定,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无法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变化,排除C项。
3.1951年,政务院和外交部制定的《对外宾交际须知》规定:宴会请柬应提前一周发出,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尽量关照自己右手边的女宾,不打听私事,不问女人年龄等。这些规定( )
A.体现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遵循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D.参照了国际外交礼仪规范
解析:选D。根据材料“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尽量关照自己右手边的女宾,不打听私事,不问女人年龄等”可知,对外宴请的相关规定充分尊重西方文化传统和交际礼节,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外交政策的调整,排除A项。题干所述为西方传统,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对中国的敌视政策,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4.(2019·中原名校高三质评)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我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 )
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