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济宁二模)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 )
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
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
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
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
解析:选B。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故选B项;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此时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无法体现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供新政的任何信息,排除D项。
2.(2019·盐城期中)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这些做法( )

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C.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
解析:选B。胡佛的做法是国家干预,但他没有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胡佛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对罗斯福新政有借鉴作用,故B项正确;实现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是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胡佛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是有限的,没有缓解经济危机,因此没有赢得美国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
3.(2019·北京昌平区二模)读下表,下列选项与此时期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原因相关的是,美国( )
1932—1936年美国财政收支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
全部的金额
|
收入
|
支出
|
盈余或赤字
|
1932
|
1 924
|
4 659
|
-2 735
|
1933
|
1 997
|
4 598
|
-2 601
|
1934
|
2 955
|
6 541
|
-3 586
|
1935
|
3 609
|
6 412
|
-2 803
|
1936
|
3 923
|
8 228
|
-4 305
|
A.兴办大量公共工程
B.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C.投资信息技术产业
D.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解析:选A。通过题干所提供的时间段可知,表格所反映的是经济危机背景下罗斯福实施新政之后的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表格中“盈余或赤字”列内容可知,政府的财政赤字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在罗斯福执政期间,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而扩大财政支出,采取了兴办大量公共工程等诸多措施,故选A项。
4.(2019·北京海淀区联考)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选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同样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苏联领导人是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排除D项。
5.(2019·滨州二模)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
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
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
D.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
解析:选D。题干中“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说明当时还有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声音,故选D项;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也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描述,排除。
6. 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莫斯科“计划”( )
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