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40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4/9 10:56:1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 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社会习俗

时期

变化

特点

戊戌变法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辛亥革命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多样化

1987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尚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方式多样化及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

  【考点深化】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2.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典例剖析】

典例1.下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  )

A.坚持传统                   B.崇洋媚外

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

【答案】C

【解析】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穿长袍马褂的,女子有的穿旗袍,有的穿裙子,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

【构图解史】 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