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常见气体的净化
(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 类型 | 液态 干燥剂 | 固态 干燥剂 | 固态 干燥剂 | 固体, 加热 | 
        
            | 装置 | 
 Ⅰ | 
 Ⅱ | 
 Ⅲ | 
 Ⅳ | 
        
            | 常见 干燥 剂 | 浓硫酸 (酸性、强 氧化性) | 无水氯化 钙(中性) | 碱石灰 (碱性) | 除杂试剂 Cu、CuO、 Mg等 | 
    
 
 
[补短板]
(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选用除杂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有时候为了保证气体除尽,还要验证一步,如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CO2,又有SO2,通常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然后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除去SO2,再用品红溶液检验是否除尽,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3)酸性干燥(浓硫酸、P2O5):不能干燥NH3等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碱石灰、NaOH、CaO):不能干燥SO2、Cl2等酸性干燥剂;中性干燥剂CaCl2不能干燥NH3。
4.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1)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N2、NO、CO、C2H4等。
(2)排液法:收集难溶于所选溶液的气体,如Cl2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且相差较大的气体,如Cl2、CO2、NO2等。
(4)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的气体,如CH4、H2、NH3等。
 [补短板]
(1)“万能收集瓶”的使用


(2)排液集气收集装置的创新

5.尾气处理的原因、方法及装置
(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
(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化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
(3)尾气处理装置(见下图a、b、c)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注意: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倒吸,如NH3、HCl的吸收。
[试题分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