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NMR(核磁共振)可用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含义是
A.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13个电子
B.表示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
答案 D
2.230Th和232Th互称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 元素无质量数,A选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它们所占的百分比有关,B选项错误;C选项的相互转化中原子核发生了变化,由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可知C选项错误;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所以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D选项正确。
答案 D
3.X、Y都是短周期元素,若X的原子序数为n,X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的原子序数是
A.n-2 B.n-4
C.n+2 D.n+4
解析 设Y的原子序数是y,则有关系n-2=y+2,即有y=n-4。
答案 B
4.某元素的同位素X,已知M=30,且M-Z=17,则:
(1)X元素为________。
(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________(填物质所属类别)。
(3)X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30-Z=17,则质子数Z=13,是铝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
答案 (1)Al(或铝) (2)两性氢氧化物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4)Al(OH)3+OH-===AlO+2H2O
[限时检测]
[限时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种元素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解析 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可能相同,如K、Ca,B项错;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不是电子数),C项错;H2O、10Ne都是10个质子的粒子,不是同种元素,应该说“质子数相同的简单粒子(或单核粒子)是同种元素”,D项错。
答案 A
2.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N+m) mol B.(A-N) mol
C.(A-N) mol D.(A-N+m) mol
解析 X的质子数为(A-N),1H的质子数为1,则HmX的质子数为(m+A-N),所以a g 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m-N) mol。
答案 A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同,它们的中子数不同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
解析
选项
|
分析
|
A(√)
|
二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
B(√)
|
二者属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
|
C(√)
|
二者的质量数相同,质子数不同,所以中子数不同
|
D(×)
|
二者的电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相同,故中子数不同
|
答案 D
4.H、H、H、H+、H2是
A.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的粒子
B.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