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一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增大反应物浓度
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C.增大生成物浓度
D.升高反应温度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C错误;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减小体积,增大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B错误;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2.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A(g)+B(g)
2C(g) ΔH=-Q kJ·mol-1
(Q>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B.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
C.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
D.增大A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减小
C [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正向进行,A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多,反应逆向进行,B错误;增大A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此时逆反应速率不变,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C正确,D错误。]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 ΔH<0,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130 ℃、压强3.03×105 Pa
B.温度25 ℃、压强1.01×105 Pa
C.温度130 ℃、压强5.05×104 Pa
D.温度0 ℃、压强5.05×104 Pa
C [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需使平衡逆向移动,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升温的措施;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采用减压的措施,因此,采用的测定条件是高温、低压。]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C [从图像可以看出: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与原平衡速率出现断点且低于原平衡反应速率,说明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减压。从改变条件后的v′(正)与v′(逆)的大小关系,可得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该平衡正向移动,必有v′(正)>v′(逆),故选C。]
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
B.2NO2(g)
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
C.反应CO+NO2
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D [A项,加入硝酸银,Ag+和Br-反应生成AgBr沉淀,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正确;B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C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项,催化剂的使用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移动,错误。]
6.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
-746.8 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