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A.K= B.K=
C.K= D.K=
D [固体的浓度为常数,不写入表达式中。]
2.对于可逆反应:C(s)+CO2(g)
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K值才发生变化;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3.2 000 K时,反应CO(g)+O2(g)
CO2(g)的平衡常数为K,则相同温度下反应2CO2(g)
2CO(g)+O2(g)的平衡常数K′为( )
A. B.K2
C. D.
C [平衡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对于题干中的两个反应:K=,K′=,所以K′=。]
4.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①H2+F2
2HF K=1047;②H2+Cl2
2HCl K=1017;③H2+Br2
2HBr K=109;④H2+I2
2HI K=1。比较K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④③② D.无法确定
A [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
5.已知反应A(g)+B(g)
C(g)+D(g)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20 mol B,10 s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700
|
830
|
1 200
|
K值
|
1.7
|
1.0
|
0.4
|
A.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
B.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1·s-1
C [平衡时B的转化率=×100%=50%,A项正确;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反应初始至平衡,v(A)==0.005 mol·L-1·s-1,D项正确。]
6.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A [A.由曲线a可知,达到平衡时c(N2)=c1 mol/L,则生成的c(NO)=2(c0-c1) mol/L,故K==。B.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当容器保持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催化剂的加入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加入催化剂后达到平衡时,c(N2)仍为c1 mol/L。D.若曲线b改变的是温度,根据达到平衡时曲线b对应的时间短,则对应温度高,升高温度时c(N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7.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
H2(g)+CO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