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D. 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
【答案】B
【解析】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A错误;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温度不变,KW不变,B正确;C. 将水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KW增大,pH减小,C错误;D. 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D错误,答案选B。
2.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42﹣、Cl﹣
B. 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
C. 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D. 在由水电离出
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Mg2+、Cl﹣、I﹣
【答案】B
【解析】
A.pH为7的溶液,显中性,Ag+、Cl﹣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存在NH4+、Fe2+,酸溶液中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碱溶液中Mg2+、OH﹣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3.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 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A错误;
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
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故B正确;
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C错误;
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
不变
B.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C. 若稀释到pH=4,所需水的体积等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