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A。“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对现实的诅咒和对自由的憧憬”,体现出浪漫主义文学对“理性王国”的失望以及夸张的手法。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错误;C项是苏联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4.卡扎明认为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并且按照和人们的生活主旨相称的价值,重新建立起了一种平衡和一种更加健康的秩序”。由此可见,狄更斯的小说( )
A.推崇浪漫主义 B.抨击理性生活
C.批判工业社会 D.颂扬金钱至上
解析:选C。题干中提到“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说明狄更斯的小说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而功利主义是工业社会中的思想观念,故选C项。浪漫主义文学是以现实为基础,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不符合题干中的描述,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与理性生活无关,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颂扬金钱,D项错误。
5.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他们提出“实验小说”的口号,认为写小说就像在实验室里做试验,要忠实客观地记载历史,而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这一流派的出现表明( )
A.工业革命决定文学状况 B.文学应独立于政治之外
C.科技革命影响广泛深刻 D.批判现实主义占据主流
解析:选C。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因而决定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文学状况的并非工业革命一项,故A项错误;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是材料中“实验小说”的表面信息,不符合材料设问,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实验小说”的内容可知文学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强烈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与材料中“要求小说不作政治和道德的评价”不符,故D项错误。
6. “它是旧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和工业革命兴起这一时代的精神表达,它对人的理性、冷静和实用主义的反叛……蕴含着对当下的物化社会的警示。”下列文艺作品中,不具备上述特征的是( )
A.《马拉之死》 B.《巴黎圣母院》
C.《英雄交响曲》 D.《老人与海》
解析:选D。依据材料分析得知,这种文艺作品的艺术流派应属于浪漫主义。《马拉之死》是法国画家大卫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崇高感和古典美和谐统一,故A项不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雨果的作品,故B项不符合题意。《英雄交响曲》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贝多芬的作品,故C项不符合题意。《老人与海》是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海明威的作品,故D项符合题意。
7.
如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