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
A.改革体制,中体西用 B.兴利除弊,变革政体
C.经世致用,改革旧法 D.变通治法,提倡工商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魏源主张变革,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选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A项错误;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涉及政体变革,B项错误;魏源并未提倡工商,D项错误。
2. 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这一认识( )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解析:选A。郭嵩焘主张商民直接参与与洋商的“商战”,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洋务的“自强”“求富”以及“官办”和“官督商办”的思想,这表明洋务思想有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
3. 1866年,奕䜣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遭到大学士倭仁的反对;1877年,郭嵩焘劝李鸿章扩大留学,遭到大学者王闿运的谩骂;1880年,李鸿章、刘铭传请修建铁路,只修了天津附近的一小段,并遭到反对。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
A.闭关锁国政策得以延续 B.守旧势力主导政局
C.西方科技大规模的传入 D.社会转型异常艰难
解析:选D。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开关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洋务派主张和行动遭到顽固派的反对,不能得出顽固派主导政局,故B项错误;材料提及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和先进技术,不能得出西方科技大规模传入,故C项错误;洋务派近代化举动受到众多阻挠反映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艰难,故D项正确。
4.《轮船招商局章程》中写道,“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这一观点( )
A.体现了中体西用论 B.有利于船舶业发展
C.蕴含了商战的思想 D.抨击了官商的勾结
解析:选C。题干中提到“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体现出了商战的思想,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表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船舶业的发展,B项错误;题干中“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说明其观点为为官者应该关注商情,D项错误。
5.观察《格致汇编》书影(如下图),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清政府积极倡导国人向西方学习
B.“格物致知”仍是清末主流思想
C.当时维新思想得到较广泛传播
D.国人对西方近代科学已有接触
解析:选D。根据材料“是编补续中西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