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B。从题干“再现生活”可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故A、C、D项不符合题意。
4.迈克尔·杰克逊在去阿拉巴马拜访他的祖父途中,在一个加油站停靠的时候,走进了一家店铺,随后却被老板诬陷偷了店中的糖条,继而遭到毒打,还不断骂他是“黑鬼”。对这一现象批评最深刻的美国文学家应该是( )
A.马克·吐温 B.罗曼·罗兰
C.巴尔扎克 D.列夫·托尔斯泰
解析:选A。由题干中的“迈克尔·杰克逊”“遭到毒打”“黑鬼”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批评这一现象的是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A项正确。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是法国人,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故本题选A项。
5.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人的存在方式是荒诞的,人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体现这一哲学思想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印象派文学
解析:选C。材料描写的世界观与荒诞派的创作思想是相似的,荒诞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
6.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选B。《等待戈多》为反传统、反理性的荒诞剧,与材料《猫的摇篮》中前后矛盾的表现手法类似,故选B项。《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同情下层群众,希望通过人道主义改变世界,材料未体现,A项错误;《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取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揭露社会的本质,与题干不符,C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D项错误。
7.世界文豪高尔基赞言道“没有女人就没有英雄”,他的经典著作《母亲》更是传遍了全世界。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是被公认的( )
A.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B.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C.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D.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8. 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这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解析:选C。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用英文表达”“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是东方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设立的文学奖项,泰戈尔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该奖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