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如图的认识( )
①是直接反映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的杰作 ②是人们公认的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
A.①不正确,②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②均正确
解析:选D。法国画家大卫的新古典主义作品《马拉之死》是直接反映法国大革命历史事件的杰作。
2. “场景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没有反映19世纪生活的真实状况。”这是对某幅画的评论。由此可知,该画的艺术风格是(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解析:选B。从材料“场景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信息可知,该画想象力丰富,具有理想主义色彩,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其创作风格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
3.“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杆草帽的70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下列四幅画的风格与该描述相一致的是( )
A.《马拉之死》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向日葵》
解析:选B。由材料中所描述的内容可知此风格为现实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属于同一风格的作品应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
在一次美术鉴赏课上,美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荷兰伟大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如图),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得出了关于这幅作品的特点,你认为哪一点不符合史实( )
A.色彩强烈、富有个性
B.是“光”与“色”的最佳结合
C.效果生动明快
D.以写实手法为特点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印象画派特点的认识,D项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5.19世纪中叶,根据“物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有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光学理论,有些画家认为光是“绘画的主人”,在绘画时应该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下列美术作品能充分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蒙克的《呼号》 B.莫奈的《日出·印象》
C.罗丹的《思想者》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解析:选B。受到当时光学发展影响的画派是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代表作。
6.“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 )
A.达·芬奇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可以看出,这是对现代主义绘画特点的描述,选项中属于此画派的是毕加索,故选D。
7.
新华社曾报道佳士得拍卖行在伦敦举行的拍卖会上,毕加索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绘制的肖像画(如图)以810万英镑(约合1 3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出。观察下图,该画作所属的绘画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并从该画的创作手法上看,其应属于现代主义流派。
8.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品主要有( )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美术的兴起。题干指的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①②③都属于现代主义流派,①②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③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④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