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驱除鞑虏”即推翻满族贵族的专制统治,为创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创造条件,故选B。
2.《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并注释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中国民族主义之始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选B。黄帝被公认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把他的画像印在《民报》创刊号上,蕴涵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意,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3. “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
解析:选D。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人并非都为资产阶级,并不会关注纲领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
4.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洋务思想 B.实业救国思想
C.三民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选C。洋务运动的实质是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试图通过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不可能是“以民道代天道”,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产生于民国前后,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思潮而非“有民无天”的政治思想,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正式实现了“以民道代天道”,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以法治取代了人治,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思想固然更加让人民“顶天立地”,但已不是“以民道代天道”,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已经实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5.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 )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民众认为清室退位就天下大事已定,“民国共和”也取得了名义。对于其实质,民众并不关注。这说明很多人不能区分推翻清政府和建立“民国共和”。故B项符合题意。
6.卢梭认为:“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与卢梭的这一观点相似( )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解析:选D。民粹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故A项错误;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符,故B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符,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与“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相符,故D项正确。
7.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解析:选D。由“1924年”“孙中山”“诸君担负责任……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等信息可知“这个办法”就是实行新三民主义,D项正确;A、B、C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
8.新三民主义在实践方面的主要意义是( )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形成和发展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选B。新三民主义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形成与发展,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24年,故C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结果,国共两党有各自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