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
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及比例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该图反映了我国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情况,这是由于全方位教育改革的展开,尤其是教育立法取得长足进展的结果,所以答案选D。
4. 1978年《北京日报》号召“努力掌握外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这说明( )
A.中国向英国学习经济建设经验
B.中国重视与英语国家间的交往
C.学习英语成为国民的自觉行为
D.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
解析:选D。材料中中国兴起“英语热”,一是对外开放的需求,二是学习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并不仅是向英国学习经济建设经验,故A项错误;1978年后中国对外开放,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和平交往,因为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并非仅重视与英语国家间的交往,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政府将英语列为高考科目及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挂钩,说明是政府在积极推动“英语热”,并非国民的自觉行为,故C项错误;1978年以来中国学习英语的浪潮不断高涨,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故D项正确。
5.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国家最初推动“211工程”的计划的目的是( )
A.普及义务教育 B.多渠道筹措经费
C.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D.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解析:选D。“211工程”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力争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211工程”的目的,故A、B、C项错误。
6.下表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结合所学,可以推断( )
年代
|
高等教育
|
中等技校
|
中等师范
|
中学
|
小学
|
1975
|
32.6
|
34.4
|
/
|
39.3
|
45.0
|
1980
|
23.4
|
37.2
|
26.0
|
39.6
|
44.6
|
1985
|
30.0
|
38.6
|
/
|
40.2
|
44.8
|
1990
|
33.7
|
42.4
|
52.4
|
41.9
|
46.2
|
1995
|
38.5
|
48.3
|
62.8
|
45.2
|
47.5
|
A.在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
B.“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C.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解析:选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由32.6%下降到23.4%,但无法确定人数是否明显减少,故A项错误;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材料为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统计表,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无关,且C项说法本身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从表格内容可知各个层次的教育上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基本呈增长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推动女性教育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
——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5月24日)
材料二 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