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时检测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现行)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25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5/21 17:11: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所谓,即是指明清时期才出现的历史现象。③④属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就有的现象,不是新的历史条件

2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  )

A.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B.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C.否定帝权的主张

D.反对盲从孔子

解析:选D。李贽思想的本质并没有脱离儒学思想的范畴,故A项错误;李贽为明朝后期的人物,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李贽对帝权的否定,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材料主要体现出了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孔夫子”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D项正确。

3.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解析:选D。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爱惜民力,体恤百姓,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统治者延续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出现工商立国思想,而且材料没有深入到论及商业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故B项错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仍然是重农抑商,故C项错误;材料中商贾亦何鄙之有”“商与士异术而同心等关键信息,体现了李贽对商业、商人的认可,故D项正确。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赋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解析:选B。材料并未涉及沿用旧制,鲜有改革,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可知赋役沉重,百姓困苦,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单一赋种,没有差等,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统一征缴,耗时费力,故D项错误。

5.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的特征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解析:选B。材料的大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省略号之前部分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有对儒家思想继承的一面;省略号之后的部分又表达了不能认为其思想无新见,所以通篇体现的观点即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中材料的观点。

6.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列举了历史上大量的称臣下为父母”“人臣称人君”“人臣称万岁的例子。这表明他(  )

A.提出初步的民主思想

B.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C.宣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

D.否定封建礼教传统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