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云南昆明摸底)1950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 )
A.彻底改造旧教育 B.对教育拨乱反正
C.提高了教育质量 D.收回了教育主权
答案 D
解析 材料仅体现对辅仁大学与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接收,不能体现对整个旧教育的彻底改造,故A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对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教育质量的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与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学校,说明新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故D项正确。
2.(2018·山东聊城期末)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充满激情地说:“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段话旨在( )
A.加紧制定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
B.阐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C.突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D.强调贯彻“双百”方针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毛泽东对于发展文化的高度重视,但没有体现加紧制定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从材料“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可知,毛泽东认识到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3.(2018·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1952年,中央决定建立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 A
解析 1952年我国处于“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前夕,材料“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石油”“农业机械化”等信息反映了经济建设的特点,故A项正确。专科性高等学院的教育对象并不是全体国民,故B项错误;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是外部因素,不属于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故D项错误。
4.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
A.我国教育方针已经完备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
D.“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