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951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0/5/22 8:26:4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当代文学70年,散文成就是其中重要篇章。文化市场的变化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审美与市场的关系、写作与现实的关系成为新世纪以来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从史诗时代到散文时代”这一命题,形象地揭示社会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如果说诗之于古典,那么之于现代的则是散文。这里的“散文”以及和它相对应的“诗”或者“史诗”并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比喻,意指文学和市场、媒介、大众等更为贴近。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写作更需要对纷纭复杂的时代现实进行深入开掘,找寻生活洪流下的意义、精神、价值和诗意,从而呈现时代、大众与个人的肖像。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的迅速发展,个人和群体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促进散文这一文体发展的力量,是散文写作的思想、精神和情感的本源,是散文创作者的重要机遇。当下,比“散文时代”这一说法更有普及度的是“全民写作”。散文的亲和性无疑让它成为全民写作的重要文体选择,新媒体时代散文形态成为不可漠视的存在。“全民写作”广泛的参与性和传播度为散文发展创造广博空间,这里面有提升散文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全民写作良莠不齐,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甚至粗制滥造问题,这就需要理论批评加以选择和引导,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通道。
比究竟有多少人写作散文、散文究竟有多宽的文体疆域更重要的是,写作者是否真正理解散文要素、写作是否具备散文品质。如果散文写作缺少与现实的对话,写作者疏于和自己心灵对话,以至在散文中看不到现实的生动丰富,看不到作者的世界观和思想,那么无论文体怎样嬗变、技巧如何成熟,也难脱疲软之态。消费主义语境,散文作家更要肩负起思想使命,散文更要与读者的精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文化取向多元,散文作家更要突破纷纭表象,发现历史、现实、社会与人生要义;技术主义流行,散文作家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