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世纪前后,雅典建立了城邦国家的雏形,其标志是( )
A.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C.长老会议成为最高决策机关
D.债务奴隶制被彻底废除
【答案】B [A项中的“公民大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出现于梭伦改革以后,C项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故均排除,选B项。]
2.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答案】A [从“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但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故选A项。]
3.《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梭伦传》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这里的“他们”最可能是( )
A.海岸派 B.平原派
C.山地派 D.奴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前各阶级、各阶层的立场的理解、识记。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由此,可以推断出选C项。
4.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 )
①平民 ②奴隶 ③工商业奴隶主 ④外部城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在贵族政治下,贵族与下层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下层平民与工商业奴隶主对贵族专权普遍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故①③正确,选C项。]
5.梭伦改革前,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雅典:“许多平民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答案】D
6.公元前8世纪后,日益形成的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
A.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
B.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C.主要关注发展海外贸易,掠夺外邦奴隶与财产
D.主要从贵族阶层演变而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
材料二 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辩论的情景。

改革前的辩论
(1)诗中“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
(2)其中,哪一个阶级曾经怎样不公平地占着优势?而另一个阶级实际上分为哪两个阶层?分别指出在梭伦改革前夕,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处境。
【答案】(1)“豪强”指贵族阶级。“人民”指平民阶级。
(2)占据优势的是贵族阶级。政治上,贵族阶层占据首席执政官等要职,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经济上,贵族阶层掌握了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实际上分为下层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两个阶层。下层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往往因为从贵族那里借债无力偿还而沦为“六一汉”,甚至是债务奴隶;工商业奴隶主则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日益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