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古巴导弹危机” B.美苏争霸
C.美苏关系恶化 D.苏联出兵阿富汗
答案 B
解析 通过两幅图及图解,可直观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柏林墙的修筑,导致了柏林的一分为二,而其根源则是美苏争霸。故选B项。
2.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有( )
①国内经济增长缓慢 ②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
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④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调整美国的对外战略,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排除带④的选项,故B项正确。
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是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他收缩的重点是( )
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 C
解析 尼克松为了实现战略收缩,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结束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南方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这充分表明,美国收缩的重点在亚洲,C项正确。
4.1961年,民主德国和苏联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答案 A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突出表现为美苏两极格局。为了防止东柏林的人民离开,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民主德国和苏联修筑了柏林墙,作为与美英等西方势力冷战的桥头堡,所以此处的法西斯并非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答案为A项。
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
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C.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故C项正确。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