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地在南非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中创立了“坚持真理”的学说。下列对 “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弱者的武器 ②是强者的武器 ③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 ④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①③是“消极抵抗”的内容,②④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选B项。
2.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由此开展家庭纺织运动。这种经济自主运动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打击了英国殖民经济
B.实现印度的棉布自给
C.促进了印度的种棉业
D.培养了印度国民平和的心态
答案 A
解析 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文明,这一思想对于号召、组织群众起来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起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
3.甘地曾说自己犯了“一个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大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答案 C
解析 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1922年2月,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超出了非暴力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他下令停止运动。故选C项。
4.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C.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答案 C
解析 从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开始,印度人民就展开了反抗,A项排除;B项是针对英国而不是针对印度而言的,排除;单靠非暴力的抵抗,是无法实现彻底独立的,D项叙述错误;故选C项。
5.“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由此可见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抑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的群众暴力行为
B.要求英国人彻底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C.反对印度跟随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平”“印度和巴基斯坦”,可知该事件是指甘地为了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故选D项。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

材料三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