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解析:选D。图片中是一位教皇和一位国王,君主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前一后,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很明显,这反映了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系。
4.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 )

A.维持社会安定
B.压制各国王权
C.维护教会权威
D.打击各种犯罪
解析:选C。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
5.作为中世纪一名普通人,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
A.出生时由牧师进行洗礼
B.学习时与同学研究相关科学实验
C.在教堂进行结婚仪式,神职人员主持
D.周末去教堂听教士布道
解析:选B。在中世纪,天主教垄断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统一传授天主教神学,不可能主张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故B项错误。
6.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出现的新因素包括( )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②民族国家
③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④人文主义思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支持封建君主消灭各地封建割据势力,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同时,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教会的神权束缚,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体系,人文主义思想兴起。故①②④正确。③说法明显错误,首先直接排除含③的A、D两项。C项不完整,排除。本题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三分之一;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回答,天主教会在西欧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欧反封建斗争为什么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解析:(1)结合材料提炼信息,特别需要明确的就是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地位。(2)通过材料概括、归纳要点即可。(3)要结合中世纪的时代发展特征与社会状况进行分析。
答案:(1)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占有天主教世界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在各国享有特权;阻碍国家统一。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民群众、城市市民、资产阶级、世俗君主与贵族。
(3)内因:资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而较弱;外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P65)
1.简述中世纪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统治。
提示 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简述“异端”思想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