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提出“新政”,以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可见,当时美国( )
A.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急需要走出危机困境
D.总统选举程序混乱
解析:选C。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因主张“新政”而被选为总统,反映出当时美国急需走出危机困境,故选C。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美国还没有放弃自由贸易政策,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还没有推行罗斯福新政,B项错误;题干材料并不能体现总统的选举程序,D项错误。
2.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是( )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选D。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罗斯福执政时期,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C项错误。
3.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可知政府在减少耕地,并进行补贴,这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故选A。
4.罗斯福新政时,政府给遵守相应法规的企业颁发徽章(如图)。这一措施( )

A.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B.直接导致农业生产的复苏
C.有利于国家监督工业生产
D.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解析:选C。由材料“政府给遵守相应法规的企业颁发徽章”信息可知,政府发布蓝鹰标志(NRA)的徽章有利于国家监督工业生产,故选C。
5.
右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政府投资,恢复银行信誉
C.兴建水利,提高农业产量
D.发展农业,确保工业复兴
解析:选A。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以工代赈的体现,利于增加就业岗位,缓和社会矛盾,故选A。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是政府投资,但并不能恢复银行信誉,B项错误;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以提高农业产量,但并不是政府修建此工程的直接目的,C项错误;发展农业不是田纳西工程的直接目的,而是产生的效果,D项错误。
6.罗斯福认为:“贫困是导致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的根源,所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是遏止共产主义的最佳办法。”为此罗斯福( )
A.大力促进社会公平
B.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C.坚持自由放任主义
D.积极鼓吹反苏反共
解析:选A。“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是遏止共产主义的最佳办法”说明罗斯福意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故选A。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是杜鲁门,不是罗斯福,B项错误;坚持自由放任主义的是胡佛,罗斯福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C项错误;积极鼓吹反苏反共的是杜鲁门,不是罗斯福,D项错误。
7.历史学家评论罗斯福的“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这场“大手术”指的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调整农业政策
B.政府参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规模干预经济
C.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政权干预资本家的经营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
解析:选B。“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说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D两项属于新政的具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