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阶级矛盾变尖锐
2.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
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