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编辑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化学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18 K
    上传用户虾米
  • 更新时间2020/9/14 20:37: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12题,每题2分,24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 pH=7的溶液呈中性

B. 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mol·L-1

C. c(H)=c(OH)的溶液呈中性

D. 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100°C时,纯水的pH=6,呈中性,该温度下pH=7时溶液呈碱性,温度未知,不能根据p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故A错误;

B、常温下中性溶液中c(H)=1.0×10-7 mol·L-1,温度未知,中性溶液中不一定有c(H)=1.0×10-7 mol·L-1,故B错误;

C、c(H)=c(OH)的溶液呈中性,与溶液温度高低无关,故C正确;

D、在100°C时,纯水的pH=6,呈中性,故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温度未知,不能根据p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也不能根据氢离子或氢氧根浓度来判断溶液酸碱性,只能根据c(H)、c(OH)相对大小来判断。

2.已知常温下,0.01mol/L CH3COOH溶液中c(H)=4.32×10-4mol/L,则该CH3COOH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A. <1×10-14           B. >1×10-14           C. =1×10-14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常温下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为Kw=1×10-14

答案为C。

【点睛】常温下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乘积为常数,为离子积常数,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3.常温下,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则对(  

A. 高碘酸和碘酸都是强酸                      B. 高碘酸和碘酸都是弱酸

C. 高碘酸是弱酸、碘酸是强酸                  D. 高碘酸是强酸、碘酸是弱酸

【答案】C

【解析】

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中c(H+)等于pH=12的NaOH溶液中c(OH-),等体积混合,如果酸是强酸,二者混合溶液呈中性,实际上所得混合液显酸性,说明H5IO6在反应过程中继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为弱酸;0.01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中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说明HIO3完全电离,则为强酸,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在酸碱中和过程中继续电离出氢离子的酸为弱酸,根据酸的电离程度确定电解质强弱是判断酸的强弱的常用方法之一,要注意与酸的浓度大小无关。

4.95℃时,水中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mol·L-1,若把0.01 mol的NaOH固体溶解于95℃水中配成1 L溶液,则溶液的pH为 ( )

A. 4                   B. 10                  C. 2                   D. 12

【答案】B

【详解】95℃时,水中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mol·L-1,所以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0.01 mol的NaOH固体溶解于95℃水中配成1 L溶液,溶液中OH的浓度是0.01mol/L,则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就是c(H+)=mol/L=10-10mol/L,因此pH=10;

答案选B。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