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白墙黑瓦青石板,烟雨小巷油纸伞”,是著名诗人戴望舒《雨巷》中描述的景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墙”的白色源于墙体表层的CaO
B.“黑瓦”与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做伞骨架的竹纤维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6H10O5)n
D.刷在伞面上的熟桐油是天然植物油,具有防水作用
【答案】A
【解析】A.“白墙”的白色源于墙体表层的CaCO3,选项A错误;B.陶瓷、砖瓦均属于传统的硅酸盐产品,选项B正确;C.竹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选项C正确;D.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不溶于水,刷在伞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能防水,选项D正确。答案选A。
8.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M既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
B.1mol有机物M与足量氢气反应,消耗氢气4mol
C.与有机物M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不包括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
【答案】B
【解析】A.
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一样,故A错误;B.苯环和碳碳双键均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
与足量氢气反应,消耗氢气4mol,故B正确; C.
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其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其中乙烯基与羧基在苯环的间位和对位有2种,另外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为-CH=CHCOOH或-C(COOH)=CH2有2种,故C错误;D.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B。
9.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0.1g N(C2H5)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2.1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22NA
C.在捕获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完全断裂
D.100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答案】C
【解析】A.10.1g N(C2H5)3物质的量0.1mol,一个N(C2H5)3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1根,则10.1g N(C2H5)3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1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22.4L CO2的物质的量是1mol,1个CO2分子中有22个电子,所以含的电子数目为22NA,故B正确;C.在捕获过程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分子中的共价键没有完全断裂,故C错误;D.100g 46%的甲酸水溶液,甲酸的质量是46g,物质的量为1mol,水的质量为54g,物质的量为3mol,因此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故D正确;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