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都叫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⑤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aROb)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 ⑥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①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 A
解析 ①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都是主族元素,正确;②H2可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错误;③H2O常温下为液体,错误;④CO、NO、SiO2常温下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错误;⑤RO中R一定呈现正价,正确,⑥CO、NO都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A正确。
2.已知适当条件下+7、+6、+4价锰的化合物都能将浓盐酸氧化成Cl2且自身均被还原为MnCl2。将6.32 g KMnO4粉末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0.112 L气体(标准状况,下同),再将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又收集到V L 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24
B.参加反应的HCl为0.18 mol
C.生成Cl2时的离子方程式:2MnO+16H++10Cl-2Mn2++8H2O+5Cl2↑
D.6.32 g KMnO4粉末若直接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可得到2.24 L Cl2
答案 D
解析 6.32 g KMnO4为0.04 mol,因最终锰转化为Mn2+,转化中锰元素共应获得0.2 mol电子,因开始生成的O2为0.005 mol,氧元素失去的电子为0.02 mol,生成1 mol Cl2需要转移2 mol电子,故还可以生成Cl2=0.09 mol,体积为2.016 L,A错误;被氧化的HCl为0.18 mol,还有一部分Cl-以KCl、MnCl2的形式存在,B错误;还有MnO2、K2MnO4两种物质参与反应,C错误;因KMnO4直接与盐酸反应时最终会获得0.2 mol电子,故生成的氯气为0.1 mol,体积为2.24 L,D正确。
3.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中学常见的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丙反应可生成乙
B.若乙为NaHCO3,则丙一定是CO2
C.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乙一定为白色沉淀
D.若A为金属单质,乙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答案 B
解析 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为Fe,乙为Fe(NO3)2,丙为Fe(NO3)3,Fe和Fe(NO3)3反应生成Fe(NO3)2,A正确;若乙为NaHCO3,则也可甲为CO2,A为NaOH,丙为Na2CO3,B错误;若A为NaOH溶液,X为短周期的金属元素,则甲为铝盐,乙为Al(OH)3,丙为NaAlO2,C正确;甲为Cl2,A为Fe时,乙为FeCl3,丙为FeCl2,符合图示转化关系,D正确。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答案 C
解析 从转化关系来看,X、Y、Z之间符合X→Y→Z→X,逐项验证。若X为Mg,在加热或燃烧时可以生成MgO,MgO与HCl反应生成MgCl2,电解熔融MgCl2得到Mg,A正确;同理,可以判断B、D正确;C中SiO2不溶于水,不能直接生成H2SiO3,制备H2SiO3一般用可溶性的硅酸盐与酸反应,C错误。
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干燥的pH试纸鉴别SO2和Cl2两种气体
B.盐酸滴定氨水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备并收集少量的NO2
D.实验室用图2装置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NH3
答案 B
解析 检验气体性质时试纸需润湿,否则无法检验,A错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C错误;若U形管中盛装液态干燥剂,将导致气体无法通过,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