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
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NaCl
|
重结晶
|
NaCl在水中
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
蒸馏
|
丁醇与乙醚的
沸点相差较大
|
【解析】选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A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错误;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C错误;分离两种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液体,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D正确。
2.(双选)实验室可用硫酸酸化的Na2Cr2O7溶液氧化正丁醇制备正丁醛(反应温度90~95 ℃),实验装置和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正丁醇
|
117.2
|
0.810 9
|
微溶
|
正丁醛
|
75.7
|
0.801 7
|
微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a、b的水银球中有错误的一处是b
B.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c口进、d口出
C.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分可用分液的方法
D.用蒸馏法除去产品中的正丁醇,可控制温度为117.2 ℃
【解析】选B、C。温度计a测定的是反应液的温度,应将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A错误;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B正确;由于正丁醛微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除去粗产品中的水分,C正确;若控制温度为117.2 ℃,则正丁醛将同时被蒸出,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