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导航表
    
        
            | 知识点 | 题号 | 
        
            |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2,4 | 
        
            | 氯气的制取 | 3,5,6 | 
        
            |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探究 | 7,8,9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氧化性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③⑤
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误;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
2.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l(浓) 2KCl+5Cl2↑+2MnCl2+8H2O。
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D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解析:A项,氧化性:Cl2>Br2,Cl2>I2,但不能判断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错误;B项,氯气与水不仅生成盐酸,还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错误;C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能中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次氯酸能氧化酚酞,两种作用都可使d处褪色,错误;D项,F 被Cl2氧化为Fe3+,
被Cl2氧化为Fe3+,
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由此可得氧化性:Cl2>Fe3+,则可推断出还原性是Fe2+>Cl-,正确。
3.实验室既可用浓盐酸与MnO2在加热时反应制备Cl2,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备Cl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KMnO4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
B.制备Cl2的整个实验过程中,只需要使用氧化剂与还原剂
C.用排气法收集不需要利用其他试剂就能确定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气体
D.用足量MnO2与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
解析:B项由于Cl2有毒,需要用碱性溶液处理尾气以减少环境污染,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