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D. 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需用大量自来水灭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故A错误;
B、海水中获取食盐,可用蒸发的方法,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明矾溶液呈酸性,可溶解铜锈,故C正确;
D、要根据可燃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灭火剂,钠等活沷金属不可用水灭火,故D错误;
故选C。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8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含有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9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的原子总数约为0.5NA
C. 20 ml 2mol? L-1 H2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08NA
D. 将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等于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1, 18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含有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9NA,故A正确;
B. 一氯甲烷分子中有5个原子,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的原子总数约为5×NA×2.24L/22.4L·mol-1=0.5NA,故B正确;
C.-1价的氧在反应中化合价可能升高、可能降低,也可能既升高又降低,故C错误;
D. 将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n(CH3COO-)+n(OH-)=n(H+)+n(Na+),n(OH-)=n(H+),溶液中CH3COO-数目等于Na+的数目,等于NA,故D正确;
故选C。
3.图中所示的装置图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图A所示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B. 用图B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
C. 用图C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 用图D加热熔融NaOH固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
B、Fe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且煤油隔绝空气;
C、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要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
D、熔融NaOH能与瓷坩埚中二氧化硅反应。
【详解】A、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
B、Fe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且煤油隔绝空气,图中装置可制备,故B正确;
C、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要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盐酸以是无氧酸,故C错误。
D、熔融NaOH能与瓷坩埚中二氧化硅反应,应用铁坩埚,故D错误。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