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焊接金属时常用
溶液做除锈剂
B. 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发生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这些颗粒物扩散在空气中都会形成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NH4Cl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该酸性溶液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NH4Cl溶液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除锈剂,A正确;
B.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碳元素的单质,因此该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食用色素可作为着色剂,亚硝酸盐可作为防腐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因此对人体健康有益,C正确;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所以PM2.5的颗粒物直径较大,扩散在空气中不会形成胶体,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详解】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很高,‘试玉要烧三日满’与硬度无关,故C错误;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不是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3. 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 胶体的电泳 B. 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 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胶体的聚沉
【答案】D
【解析】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电解质,血液是胶体,其胶体粒子带电荷,往伤口上撒盐会使血液发生聚沉而止血。
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水玻璃、碱石灰、铝热剂
B. 酸性氧化物:SO2、CO2、NO2
C. 强电解质:明矾、硫酸钡、硫酸溶液
D. 同素异形体:H2、D2、T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碱石灰主要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铝热剂是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都是混合物,故A正确;
B.SO2、CO2是酸性氧化物,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硫酸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H2、D2、T2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同种单质,都表示氢气分子,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