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
是一种磁性物质
C. 某种化学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淀粉
D.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树脂与油脂一样,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棉花、优质针叶木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项正确;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
具有磁性,是磁性物质,B项正确;
C. 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遇碘变蓝的是淀粉,C项正确;
D. 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2.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化合价升降;④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⑤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⑥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⑦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⑧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⑨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错误;
②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正确;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错误;
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
⑤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NaOH做反应物,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错误;
⑥同种元素既可以被氧化也可被还原,如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错误;
⑦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SO42-中硫元素为+6价,最高价,但是稀硫酸的氧化性很弱,正确;
⑧阳离子或阴离子既可得电子也可失电子,如Fe2+既可得电子,又可失电子,SO32-既可得电子,又可失电子,错误;
⑨得电子能力越强的氧化剂,氧化性就越强,而不是得电子越多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错误;
⑩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可以做还原剂,如H2+Cl2=2HCl反应中,氢气做还原剂,氯气做氧化剂,故错误;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判据有:②④⑦,故B正确;
故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