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 ( )
A . KOH B . KAl (SO4)2 C . KHCO3 D . K2CO3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 NA
C.0.1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加热条件下,1mol Fe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
3.下列现象或操作一定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焰色反应 B.石油的裂化 C.萃取 D.丁达尔效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和NaOH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NH3比PH3稳定是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C.CO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将2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并达到平衡。在该过程中,甲容器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保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甲>乙 B.甲中SO2的转化率>乙中SO2的转化率
C.混合气体中SO3的含量:甲>乙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甲<乙
6.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互滴时,所产生的现象相同的是
A.AlCl3 和NaOH B.Na2CO3和HCl C.NaHCO3和HCl D.氨水和AgNO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则非金属性:P>N
②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核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③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④离子化合物中即可以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可以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⑤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⑥从上到下,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HCl > HI
⑦离子半径:K+ > Cl— > S2—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 C.②③④⑦ D.④⑤⑥
8.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加热装置甲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
B.用装置乙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用装置丙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D.用装置丁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