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泉水目前已成为人们常用的饮料,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出售,为辨别真假,可用下列的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A. 酚酞试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
2. 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产物是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答案】D
【解析】
D
试题分析:金属钠在空气中放置,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然后吸水变成氢氧化钠溶液,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晶体,最后失去风化得到碳酸钠,所以选D。
考点: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气体放出的是( )
A. BaCl2溶液 B. NaNO3溶液 C. MgCl2溶液 D. FeCl3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金属钠遇水先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NaOH与FeCl3溶液反应会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
【详解】A、金属钠先和BaCl2溶液中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但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即只有气体生成,故A错误;
B、金属钠先和NaNO3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但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NaNO3溶液不反应,极只有气体生成,故B错误;
C、Na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NaOH与氯化镁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
D、Na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NaOH与FeCl3溶液反应会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既有红褐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题关键:Na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再看NaOH是否与选项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4.当不慎有大量Cl2逸出污染周围空气时,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的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适宜采用的是 ( )
A. NaOH B. NaCl C. Na2CO3 D. Ca(OH)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氯气能与碱反应来吸收氯气以防止氯气中毒,注意碱性太强时,其腐蚀性强。
【详解】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A错误;
B、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NaCl溶液抑制氯气的溶解,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故B错误;
C、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2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C正确;
D、Ca(OH)2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Ca(OH)2的腐蚀性强,浓度低,不能用浸有浓Ca(OH)2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