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内容基本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会生成CO2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
B.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主要描述的是从河水泥沙中淘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
C. 烈火焚烧指的是可燃物燃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
D.蜡烛燃烧时有CO2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B。
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
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贴在装有白磷的容器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白磷在常温下是固体,易自燃。A.图为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为易燃固体标志,故B正确;C.图为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图为腐蚀品标志,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B。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2(CO)
|
足量的O2
|
点燃
|
B
|
NaCl溶液(碘)
|
CCl4
|
萃取、分液
|
C
|
Fe(Cu)
|
加盐酸
|
过滤
|
D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洗气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量氧气引入新杂质,可用灼热的CuO除杂,故A错误;
B.除去NaCl溶液中溶解的碘,可用CCl4作萃取剂,经过萃取、分液操作即可,故B正确;
C.Fe中混有Cu,加入盐酸溶解Fe,剩余Cu,无法除杂,常用磁铁吸引铁,即可分离,故C错误;
D.CO2中混有HCl,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而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CO2气体也能溶于NaOH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