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1.把2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取另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 )
A. (10b-5a)mol·L-1 B. (2b-a)mol·L-1
C. (b/10-a/20)mol·L-1 D. (5b-5a/2)mol·L-1
【答案】A
【解析】
【详解】NH4HCO3和a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则NH4HCO3的物质的量为0.5amol,取另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由NH4HCO3反应掉的盐酸为0.5a mol,则由Na2CO3反应掉的盐酸为bmol-0.5amol,Na2CO3的物质的量为(bmol-0.5amol)×0.5,则c(Na+)=(bmol-0.5amol)÷0.1L=(10b-5a)mol·L-1。
故选A。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定要准确找出相关物质之间的计量数关系,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000mL2.5mol•L﹣1 NaCl溶液 B. 200mL2mol•L﹣1MgCl2溶液
C. 250mL1mol•L﹣1AlCl3溶液 D. 300mL5mol•L﹣1FeCl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1000mL2.5mol•L﹣1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5mol•L﹣1;200mL2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mol•L﹣1;25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3mol•L﹣1;300mL5mol•L﹣1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mol•L﹣1,故选D。
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酒精溶液 B. 硫酸铜溶液 C. 氢氧化铁胶体 D. 泥浆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是溶液,大于100nm的是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详解】A项、酒精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项、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符合题意;
D项、泥浆水是悬浊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B. 焊接金属前常用氯化铵溶液处理焊接处
C. 用醋酸铅作絮凝剂去除生活用水中的悬浮物
D. 用硬水洗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面粉厂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微粒,空间有限,遇明火容易引起爆炸,因此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A项正确;
B. 氯化铵溶液显酸性,可消除焊接处表面的铁锈,B项正确;
C. 铅为重金属元素,不能用醋酸铅作絮凝剂去除生活用水中的悬浮物,C项错误;
D. 硬水中含有钙离子与镁离子,可与肥皂水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D项正确;
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