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A正确;
B、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B正确;
C、爆竹燃放的过程有新物质CO2、SO2等生产,属于化学变化,与氧气反应,同时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水产生的雾气是由水蒸发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液滴,是一种液化现象,不是碘升华,故D错误。
答案选D。
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干冰、 铁、 冰水混合物 B. 烧碱、液氯、氯水
C. 碱石灰、白磷、熟石灰 D. 漂白粉、氮气、胆矾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此判断。
【详解】A. 干冰是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铁是金属单质,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
B.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化合物,液氯是氯气属于单质,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符合;
C. 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白磷是单质,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不符合;
D. 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氮气是单质,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
答案选B。
3.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正确的是()
A. 1mol OH-的质量是17
B.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 g
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D.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等于
g
【答案】D
【解析】
【详解】A、1molOH-的质量是17g,单位不正确,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单位不正确,故B错误;
C、铁原子的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错误;
D、1mol微粒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钠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3g/mol,所以一个钠原子质量=
=
g,故D正确;
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