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解析】
【分析】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详解】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
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
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
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
是( )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C.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Si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能够导电,因此能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错误;
C.合金的硬度大于成分金属,密度比成分金属小,所以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C正确;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下列表示不正确
是( )
A. 次氯酸的电子式
B. 丁烷的球棍模型
C. 酒精的结构简式:C2H5OH D.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
【答案】A
【解析】
【详解】A.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Cl原子各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使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故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A错误;
B.丁烷分子式是C4H10,由于每个C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C原子与C原子或C原子与H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碳链为锯齿形,则丁烷的球棍模型为
,B正确;
C.酒精分子式为C2H6O,分子可看作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取代产生的,官能团为-OH,所以酒精的结构简式为:C2H5OH,C正确;
C.C是6号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中子数为8的原子,质量数是14,所以该原子可表示为:146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