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文中未涉及下列操作原理的是
A. 溶解 B. 萃取 C. 蒸馏 D. 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投茶、出浴涉及茶的溶解,淋壶、烫杯、酾茶过程涉及萃取以及过滤等操作,而蒸馏涉及到物质由液态变为气体后再变为液体,泡茶过程没有涉及到此蒸馏。A. 溶解符合题意;B. 萃取溶解符合题;C. 蒸馏不溶解符合题;D. 过滤溶解符合题;故选:C。
2.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目 的
|
分离方法
|
原 理
|
A
|
分离溶于水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汽油和四氯化碳
|
分液
|
四氯化碳和汽油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
结晶
|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乙醇中的水
|
蒸馏
|
乙醇与水的沸点相差较大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B.汽油和四氯化碳互溶;
C.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D.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
【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分离出碘水中的碘,故A错误;
B.汽油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分液,应选蒸馏法分离,故B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于氯化钠,则选择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
D.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则蒸馏可除去乙醇中的水,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3.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蒸馏烧瓶中盛满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中液面以下
C. 冷水从冷凝器上口入,下口出
D.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馏烧瓶中不可盛满自来水,液体应该不超过容积的
,故A错误;B.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错误;C.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流向应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故C错误;D.蒸馏水中没有氯离子,所以不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解题时注意蒸馏实验的原理,温度计的位置和冷凝水的流向。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