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1-9每小题2分,10-19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 氨经催化氧化生成NO B. NO与O2反应生成NO2
C. 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 D. 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详解】A.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NO与O2反应生成NO2,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
C.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属于氮的固定,故C正确;
D.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是氮的化合态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可以作CO2 、Cl2气体的干燥剂
B. 浓HNO3与金属反应时,HNO3常被还原为NO2
C. 实验室中浓硝酸要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
D. 常温时,可以用铁制容器储存浓盐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既有强氧化性和吸水性,但可以干燥CO2和氯气,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A正确;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B正确;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实验室中浓硝酸要在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C正确;铁和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储存浓盐酸,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浓硫酸、浓硝酸以及浓盐酸的性质、保存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三大强酸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3.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

A. 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B.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C.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D. 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正确;B、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Cu与浓硫酸的反应速率,即可控制SO2的量,正确;C、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正确;D、实验中,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是硫酸铜和水,试管中含有较多水,不会生成白色固体,CuSO4溶液呈蓝色,为确认CuS04生成,无须向①中加水,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4.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氡(Rn),氡是放射性元素。 222Rn、219Rn、220Rn分别来自镭、锕、钍,因而分别称为镭射气、锕射气和钍射气。下列有关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氡是双原子分子 B. 氡气因其化学性质活泼而对人体有害
C. 氡气因其具有放射性而对人体有害 D. 222Rn、219Rn、220Rn是三种同素异形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8(或2)电子稳定结构,所以稀有气体的分子为单原子分子,氡分子是稀有气体的分子,是单原子分子,故A错误;
B.氡为稀有气体元素,性质不活泼,对人体有害是因为它具有放射性,故B错误;
C.氡气因其具有放射性,能使人体组织蛋白质发生变性,对人体有害,故C正确;
D.222Rn、219Rn、220Rn是三种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三种原子,不是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是同位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