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 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 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
D. 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答案】D
【解析】
A、钠和氧气在空气中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A正确;B、钠放置于空气中发生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所以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故B正确;C、钠与水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小,而又产生氢气,所以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故C正确;D、因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后面的金属,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钠的性质。本题的易错点为D,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然后再考虑生成的碱与盐反应。
2.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KMnO4→MnCl2 B. Fe→FeCl2 C. CaCO3→CO2 D. CuO→Cu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该微粒是还原剂,失去电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据此解答。
【详解】A、KMnO4→MnCl2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
B、Fe→FeCl2中Fe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必须加氧化剂,B正确。
C、CaCO3→CO2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CuO→Cu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必然有还原剂,但是两者可能为同一种物质甚至可能为同一种元素,如反应2H2O2=2H2O+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H2O2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从而不需另外加氧化剂或还原剂。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 H2O
B.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C.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 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Ca(OH)2+CO32- = CaCO3↓+2OH-
【答案】C
【解析】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沉淀刚好完全时,中和反应进行一半:Ba2++OH-+H+ +SO42- =BaSO4↓+H2O,故A错误;B. 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3++3NH3·H2O
Al(OH)3↓+3
,故B错误;C.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C正确;D. 要用离子符号表示氢氧化钙:Ca2++CO32-=CaCO3↓,故D错误。故选C。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是否符合事实;(2)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3)物质的表示形式是否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在水溶液中使用离子符号表示,其他情况下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4.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 Na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比1 mol Na在空气中久置后再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的HCl少
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
C. 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
D. 铁只能与氧气反应,与氯气不反应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