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警示标志正确的是( )
A.
酒精 B.
浓硫酸
C.
汽油 D.
浓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是易燃液体,故A错误;
B、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是腐蚀品,故B正确;
C、汽油是易燃液体,不是爆炸品,故C错误;
D、浓硝酸有腐蚀性,没有剧毒,不是剧毒品,故D错误。
2.用萃取法从碘水中分离出碘,所用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
①不和碘水发生化学反应 ②能溶于水 ③应
极性溶剂 ④不溶于水 ⑤应是非极性溶剂.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利用碘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来进行提取,须注意: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符合条件的是:①不和碘水发生化学反应④不溶于水⑤应是非极性溶剂,故选A。
3.除去溶液中溶解的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
A.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B. NaNO3溶液(NaCl)加入适量AgNO3溶液后,过滤
C. Na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后,过滤
D. NaCl溶液(碘I2)加入四氯化碳后,分液
【答案】A
【解析】
A、发生Ba(NO3)2+Na2SO4=BaSO4↓+2NaNO3,引入新的杂质NO3-,故A说法错误;B、发生AgNO3+NaCl=AgCl↓+NaNO3,能够除去杂质,故B说法正确;C、发生Na2CO3+CaCl2=CaCO3↓+2NaCl,能够除去杂质,不产生新的杂质,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说法正确;D、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是不溶于水的液体,通过分液的方法,达到实验目的,故D说法正确。
4.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离子,现用①NaOH②Na2CO3③NaCl将它们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分离,即加入一种试剂只能生成一种沉淀,需要考虑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反应形成沉淀。
【详解】NaOH与Mg2+、Ag+都能生成沉淀;Na2CO3与Mg2+、Ag+、Ba2+三种离子都能生成沉淀;NaCl只能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反应形成沉淀;先加入氯化钠与溶液中Ag+形成氯化银沉淀;然后加入的氢氧化钠只与溶液中Mg2+形成氢氧化镁沉淀,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溶液中的Ba2+形成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③NaCl、①NaOH、②Na2CO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解题时要注意题目逐一沉淀的要求,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