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 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A正确;
B.Fe3O4是磁性物质,有磁性,故B正确;
C.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葡萄糖遇碘不变蓝,故D错误;故选D。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15 NA
C. 加热条件下,1mol Fe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NA个SO2分子
D. 0.1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Cl2溶于水发生反应H2O+Cl2
HCl+HClO,是一个可逆反应,0.1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 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 NO和2.24L O2混合,发生的反应有:2NO+O2==2NO2,2NO2
N2O4,所以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小于0.15 NA,B错误;
C.加热条件下,Fe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生成+3价的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应生成
NA个SO2分子,C错误;
D.0.1mol 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正确,
答案选D。
3.2007年2月,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使用光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
B. 使用光催化剂对正、逆反应的速率的影响是相同的,不能增大NO的转化率,B不正确;
C. 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
D. 该反应中的所有组分均为气体,故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有影响,D不正确。
故选C。
4.化学与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举行下水仪式,该航母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B.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O2
D. 用氯气处理饮用水,在冬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夏季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氯碱工业中需要阳离子交换膜,防止氯气与氢氧根反应,故B错误;
C.SiO2不导电,Si为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不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温度越低,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溶液中次氯酸的浓度越高,因此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冬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夏季好,故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