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CO2和NO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B.铝合金表面有致密氧化膜遇强碱不会被腐蚀
C.高纯SiO2由于可导电因此用作光导纤维
D.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2.分类思想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思想,分类均有一定标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l2O3、NaHCO3均可与强酸、强碱反应,都为两性物质
B.Na2O2、AlCl3在适当条件下均可导电,都为电解质
C.CuCl2与FeCl3均可与Fe发生置换反应,都可充当氧化剂
D.BaCO3、BaSO4、Ba(OH)2均难溶于水,所以均属于难溶电解质
3.某溶液含有K+、Fe3+、SO、CO、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K+ B.I- C.SO D.CO
4.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A物质
|
B物质
|
C物质
|
D物质
|
A.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NaHCO3溶液
|
CO2
|
B.
|
Fe
|
FeCl2
|
FeCl3
|
Cl2
|
C.
|
AlCl3溶液
|
Al(OH)3
|
NaAlO2溶液
|
NaOH溶液
|
D.
|
H2S
|
S
|
SO2
|
O2
|
5.化学实验中常需对溶液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Cl-时,用硫酸酸化后再加 AgNO3溶液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Fe2+时,用硝酸酸化后再加 KSCN溶液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SO42-时,用盐酸酸化后再加 BaCl2溶液
D.为提高 MnO4-的氧化性,向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
6.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过量 K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 KCl、KClO 和 KClO3的混合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消耗的Cl2与生成的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 1:1,与产物组成无关
B.反应消耗的Cl2与 K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反应产物的组成
C.若 n(ClO-) : n(ClO3-) = 11:1,则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
D.若 n(ClO-) : n(ClO3-) = 1:1,则反应消耗的氯气与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屑在使用前需要用热的碱液浸泡,目的是除其表面的铁锈
B.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C.侯氏制碱法是将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
D.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