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北朝时期草书盛行,但在北方却多“魏碑”,魏碑字形方正,规矩庄重,大多出现在寺院碑刻、造像题记,摩崖刻石中。这反映出当时( )
A.楷书出现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佛教盛行 D.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C [根据材料“大多出现在寺院碑刻、造像题记,摩崖刻石中”,说明当时“魏碑”体的流行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选C。]
2.“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A [由题干材料来看,其反映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的相互交流,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可知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