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课后作业(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1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部编版(新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56 K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
  • 更新时间2020/10/12 11:08:1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解析:材料中,张曾扬受到舆论指责不是因为捕杀革命党人,而是因为他的捕杀“无供无证,欲杀则杀”,没有“按律”,侵犯了人权,这体现了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A项正确。
2.1902年,户部奏议说:“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办法就是向人民征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结果导致1910年秋至1911年春“民变”此起彼伏。这些“民变”( A )
A.客观上造成革命形势的成熟
B.表明清朝财政危机逐步加深
C.刺激了清政府着手政治改革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