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统治者从夏、商得天命又失天命的客事实中,认识到“天命靡常”、“天不可信”,天命不永远固定于一家一姓;天命转移的根本原因,不是祭祀的多少,而是“人事”的兴废,是有德与无德,一再强调要以灭亡了的夏、商两代为鉴。这表明西周统治者认识到
A. 国家的兴亡决定于神的意志 B. 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敬德保民
C. 构建尊卑等级秩序的重要性 D. 利用亲族血缘加强政治统治
2.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
A.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B. 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 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D.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